聚碳酸酯行业迎来新机遇:国产替代与开工率提升显著
近年来,聚碳酸酯(PC)行业在国内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引发了众多投资者与行业专家的关注。根据民生证券的最新行业报告,截止到12月12日,国内PC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达到了78.53%。尽管这一数据较前一周的80.41%略有下降,但总体趋势仍维持在较高水准。尤其是与今年11月75.90%的月度开工率相比,当前数据显然显示出行业的蓬勃发展。
2024年上半年,PC行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预计会达到74.10%,与去年相比提升了6.02个百分点。根据隆众资讯的预测,2024年国内PC产量将达到310万吨,产能利用率提升4个百分点,有望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这一些数据不仅显示了行业的复苏,也反映了国内市场对聚碳酸酯的需求正在慢慢地上升。
从2018年起,国内聚碳酸酯的集中扩能便开始逐渐推进。虽然2023年以来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行业内整体的运作效率开始得到一定的改善,产能增长趋于稳定。根据预计,2024年底国内将有18家PC生产企业,合计产能为397万吨/年,其中实现原料双酚A配套的一体化企业数达11家,占总产能的78%。这种一体化生产模式的推动将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
随着聚碳酸酯上游原材料(如酚酮、双酚A)供应的增加,国内PC产业链的综合整合水准不断提高。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PC行业的综合一体化水平将超过90%,大幅领先于海外竞争对手。此举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也使得国内生产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
尤其是近几年,中国PC的进口量年年在下降。从2021年150.1万吨的高峰到2024年前10个月仅为73.1万吨,年均递减幅度相当惊人。与此同时,出口量却稳定增长,2024年前10个月达到39.6万吨。在进口慢慢地减少的同时,国产PC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上升,表明国内市场正处于迅速恢复与扩张之中。
尽管当前聚碳酸酯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依然存在着行业结构性的问题。近年来,PC行业上下游发展节奏错配明显,导致了市场资源的分配不均。而为了应对未来市场的潜在变化,企业要不断调整策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经济全球化的深化,给国内PC生产公司能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不少挑战。如何在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探索开辟新的市场,将是各大企业一定面对的课题。
展望未来,聚碳酸酯行业在经历一系列波折后,如今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无论是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还是进口替代的加速,都为厂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对于投资者来说,及时把握行业动态,调整投资组合将是下一步的关键。
不难想象,随着政策的支持与市场的推动,聚碳酸酯行业的发展形态趋势或将愈加精彩。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国内聚碳酸酯市场能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