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行业观察:聚烯烃价格企稳上行;化工品供需分化加剧
截至2025年2月21日当周,国内大炼化行业呈现结构性分化。国内重点炼化项目价差环比小幅回落1.18%,国外项目价差则提升2.78%,国际油价受地缘冲突与供需博弈影响震荡下行。化工板块中,聚烯烃及EVA价格表现强势,而聚酯产业链需求复苏没有到达预期,产品价格整体承压。证券交易市场上,6家民营炼化企业股价一周内多数下跌,仅东方盛虹逆势上涨1.25%。
本周国际油价呈现“先扬后抑”走势。俄罗斯里海石油管道遇袭、美国寒潮威胁供应等因素一度推升布伦特原油价格,但随后美国制造业数据疲软及伊拉克原油出口恢复预期导致油价回落。至2月21日,布伦特原油收于74.43美元/桶,较上周下跌0.31美元/桶。成品油方面,国内汽柴油价差走弱,航煤价差则因季节性需求提升显著走强。海外市场中,东南亚成品油价格上行,而北美及欧洲因仓库存储上的压力价格回落。
炼化项目盈利空间分化进一步凸显。国内重点炼化项目价差收窄至2546.52元/吨,而海外项目价差回升至1098.94元/吨,主因区域供需差异及成本端波动。短期来看,地缘风险与宏观经济疲软仍将制约原油价格反弹,炼厂需灵活调整原料采购与产品结构以应对利润波动。
化工板块本周价格趋势受供需两端影响显著。聚烯烃领域,聚乙烯、聚丙烯价格稳中有涨,主要受益于下游开工率回升及节后补库需求释放。EVA市场因光伏组件产能扩张推动需求量开始上涨,叠加现货供应偏紧,石化厂商连续上调出厂价格。纯苯、苯乙烯等基础化工品价格亦同步走强。
然而,部分产品面临明显压力。丙烯腈行业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下游企业采购意愿低迷,以库存消耗为主;MMA及聚碳酸酯价格延续弱势,反映终端需求恢复缓慢。这一分化表明,化工品价格波动已从成本驱动转向细致划分领域供需格局主导,具备刚性需求或产能调控能力的品类更具韧性。
总体来看,大炼化行业短期需关注原油价格波动对盈利的挤压,中长期则依赖高端化工品产能释放与下游新兴需求量开始上涨。企业需通过技术升级与产业链整合,逐步提升抗周期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