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C市场遭遇供需双重压力未来走势存疑
近日,根据生意社大宗榜的最新数据,国内聚碳酸酯(PC)市场在3月份表现出疲态,价格持续走低,整体市场情绪不振。截止到4月1日,生意社PC混合基准价下滑至约15766元/吨,较3月初的水平下跌了1.87%。此轮价格下降的问题大多可归结为供需两端的双重压力。
首先,从供应角度分析,进入3月份以来,国内PC聚合企业的生产负荷有所增加,行业平均开工水平提升近2%,达到了约84%。该月内,PC的周均产量保持在接近7万吨的高位,导致市场货源极为充足。这种充裕的供应使得厂家在出货和竞拍上显得较为疲软,因此出厂价格持续调降。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供应对PC价格的支撑力显得乏力。
此外,原材料市场的走弱亦对PC的成本形成了负面影响。据分析,3月份双酚A价格会出现下滑的趋势,上游丙酮与苯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波动后,价格同样处于低迷状态。虽然市场普遍对双酚A的供应收缩持有预期,但实际的需求疲软使得双酚A价格面临持续下行的压力。这一情况直接影响了PC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削弱了原材料对PC价格的支撑。
从需求端来看,PC的消费市场整体氛围依旧不温不火。3月份的市场表现显示,下游企业由于终端需求不足,备货明显滞后,整体市场成交量维持在较低水平。长久以来,需求采买的逻辑停留在弱刚需层面,供需矛盾凸显,商业环节普遍抱有低仓位观望的态度。商家对高价货源的抵触情绪加剧,在这样的背景下,卖家去化压力日渐显著。
在未来几个月的市场走势预测中,虽然即将进入检修旺季可能激发部分稳定价位的操作,但由于行业库存达到高位,市场新单偏少,短期内PC行情反弹的可能性依然有限。采购商在心态上仍犹豫不决,这对于价格的支撑效果显得微弱。
综合来看,当前PC市场在供需两方面均面临压力,短期内价格能否企稳仍存疑。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对于投资者来说,需重视后续的原材料价格变化以及下游需求的改善情况。适时调整投资策略,保持警惕,合理控制风险,才能在波动的市场中寻找到较为稳定的投资机会。
最后,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投资决策仍需结合自己风险承担接受的能力以及实际市场情况做综合分析。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上一篇: 比老公更凶猛的人
- 下一篇: 奶奶的肥田孙子耕小说